一、核心工作机制
电极的导电性与电场作用
钛管阳极作为电解池的阳极(氧化极),外接电源正极后,会吸引电解液中的阴离子(如 Cl⁻、OH⁻等)向其移动。钛基体本身具有一定导电性,可将电流传递至表面涂层,而涂层作为 “催化剂”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,加速电子转移。
涂层的催化作用
贵金属氧化物涂层(如 IrO₂-Ta₂O₅、RuO₂-TiO₂)是反应的核心。其晶体结构中存在 “活性位点”,能吸附电解液中的离子(如 OH⁻),并促使其失去电子(氧化反应),同时避免钛基体被氧化腐蚀(涂层对钛有 “保护作用”)。
二、关键电化学反应
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,钛管阳极表面主要发生两类核心反应:
1. 析氯反应(适用于含氯离子的体系,如氯碱工业、海水处理)
这一反应的过电位低(能耗低),是氯碱工业制备氯气、次氯酸钠的核心反应。
三、钛基体的作用
钛管作为基体,并非直接参与反应,而是提供物理支撑和耐蚀保护:
钛在电化学环境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(TiO₂),可阻止自身被电解液腐蚀;
管状结构增大了反应表面积,同时便于内部通冷却水(控制电解温度,避免涂层因高温失效)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